標籤 文章標籤 "微電影"

標籤: 微電影

微電影欣賞

「都幾點了還在玩電動?下次再這樣我就切掉網路!」聽到爸爸在弟弟房間怒吼,阿珮趕緊把燈關了躲進棉被,等家裡又恢復一陣寧靜後,才又開燈拿起手機與好友聊天…… 正聊得忘我之時,父親卻冒了出來一把奪去她的手機,氣得阿珮大喊:「快還給我,否則我不會原諒你的!」父親也惡狠狠的回應:「那妳也別想拿回去!」憤怒在阿珮心中不斷高漲,她失控地哭叫…(請看影片) ★請觀賞蒲公英為您精心拍攝的微電影,記得切換全螢幕,打開喇叭,讓我們一起感受愛。微電影帶出在人際關係中「一致性溝通」的重要性,尤其是親子關係,常常用錯誤的表達方式,讓對方接收不到話語中愛的訊息,破壞雙方的關係。 影片中爸爸出自對孩子的愛,而擔憂孩子使用3C成癮的狀況,但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,用指責、強制沒收的方式表達,但激烈的方式卻讓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更大的反抗;媽媽與孩子溝通中,媽媽先「傾聽」與「同理」孩子的感覺,讓孩子接受到「被愛」的訊息,卸下防備,聽媽媽的勸告,有句話說「解決心情才能解決事情」,這句話也能適用於親子教養上,人類是複雜的動物,情緒的表達細膩豐富,同樣的一句話,每個人牽動的情緒反應不同,我們能做的是幫助正值青少年的孩子覺察、接納,化解心中情緒,表現出正向的行為。 影片的最後,阿珮也跟爸爸道歉,並用愛的言語說出了自已的感受、想法與希望。爸爸也給予了愛的回應,雖然爸爸總是用權威的方式表達對孩子們的愛,但內心裡是需要跟孩子們多一點親密的連結。 我們常常用「心口不一」來形容一個人「溝通不一致」,負面的話語常常會讓人感受不到愛,讓心的距離變遠。愛的溝通表達方式可以學習,練習自我覺察情緒,並用愛的語言溝通,讓親子關係更親近。 微電影改編自平凡家庭中真實發生的故事,也許某些片斷曾經在你的身邊發生,讓我們觀賞影片的同時,檢視自己在關係中的溝通方式,學習用愛的溝通語法表達,用傾聽拉近彼此距離,用愛串起彼此的心。

愛要怎麼說?蒲公英「說好話運動」為親子、人際關係破冰

愛要怎麼說? 蒲公英「說好話運動」為親子、人際關係破冰 這世代的人情感缺乏卻又渴望愛,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感受與想法,說出真心話。蒲公英希望基金會看見社會的需要,將在5/1~5/16於「 蒲公英希望月刊」粉絲團推動「愛,要這樣說」微電影分享活動,邀請社會大眾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,和親友們分享,拉近「心」與「心」的距離,並在分享貼文中附上想和對方說的真心話,鼓勵大眾用良性的溝通方式,傳遞愛的語言。 透過微電影,傳達親子&人際溝通的重要,影片中的主角「珮珮」所面對的溝通衝突,也反映了當代社會人人都需要被傾聽了解、渴望去愛與被愛的需求,而「愛的表達」是門需要學習的功課。蒲公英於五月母親節節期發起「愛,要這要說」活動,號召民眾透過分享一句真心話和一部影片,將話語的正面能量注入職場、校園及家庭中,讓愛能好好說!